坚定信心 共克时艰
努力开创全省石化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的新局面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年会工作报告
张立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会长、各位理事、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正当全党全国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汇聚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之际。为配合省政府化工园区认定工作,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组织的《化工园区认定工作暨河北石化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座谈会》,今天在石家庄颐园宾馆如期召开了。
为开好这次会议,我协会特邀请省发改委产业处、省工信厅原材料处、省应急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参加今天的会议有来自有关化工园区、经济开发区、聚集区及重点石化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以及福斯特惠勒(河北)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河北生瑞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河北都邦石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负责人。
会议主要内容:一是解读座谈河北省化工园区认定工作具体内容事项;二是征求交流“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听取协会2020年的工作报告。
下面,我代表协会就当前行业发展形势和协会今年开展的主要工作及下一步工作重点讲几点意见:
一、全省石化行业简要概况
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十三五”以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转型升级,使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基础化工原料、农用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高分子材料、橡塑产品、化工机械等十几个门类的较为完善的石油化工产业体系,部分产品产量在国内名列前矛,有的跻身于世界名牌并具有较高信誉,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化工大省。特别是石家庄循环经济化工园区、沧州临港化工园区、任丘石油化工基地、曹妃甸石油化工产业园“四大石化基地”;邢台、旭阳、唐山、邯郸“四大煤化工基地”;以及宁晋盐化工园区、沧州大化股份、冀衡集团、唐山三友集团“四大盐化工基地”,这是全省石化行业集约化程度比较成熟的几大板块。
截止2019年底,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规模以上入统企业1742家。经济总量占全省工业比重10%以上,位居全省第三大工业体系。193家龙头企业占据行业半壁江山,82家销售收入大户拉动经济增长其中销售收入100亿元/年以上的企业7家、50亿元/年以上的企业8家、10亿元以上的企业67家。这些重点企业利润总额约占全行业利润总额的60%。是推动行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近年来,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在国家和省政府各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在省石化行业重点企业、中直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克服了国际经济形势动荡,石油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重点困难,通过开展“战疫情、渡难关”等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此,我代表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对关心支持石化行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广大干部职工、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对协会的支持,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2019年行业取得的主要业绩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19年,全省石化行业完成销售产值比上年增长1.5 %,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6 %;主营业务收入4919.42亿元,比上年下降0.4 %;利润155.91亿元,比上年下降23.8%。出口交货值比上年下降0.2 %。完成固定资产4881.85亿元,比上年减少1%。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522.29亿元,比上年减少12.5%;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1450.24亿元,比上年增长5.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158.95亿元,比上年减少2.5%;橡胶和塑料制品制造业750.39亿元,比上年增长0.7%。
(二)产品产量,增多降少
2019年,我省入统的29种主要产品,有17种产品产量有所增长;有12种产品产量下降。
(三)能源效率提高,能耗持续下降
2019年,全省石油化工企业用电量239538.97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43%,占全省工业用电总量的12.6%;全省石油化工企业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3.30%,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比上年增长2.45%、油品加工业比上年增长1.04%、化学原料制品业业比上年下降6.59%、橡塑制品业比上年下降3.31%。
(四)实施名牌战略,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2019年,全省石化行业认真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培育国家和省名、优产品。河北彩客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DSD酸荣获国家第四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入围河北省单项冠军产品14家(名单略)。
(五)创先争优,成效显著
2019年,全省石化行业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少企业成效显著,受到国家和省政府表彰和奖励。
受到国家表彰、奖励的园区和企业:2019年荣获国家化工园区300强1家;荣获“绿色化工园区(2019年创建单位)”1家;荣获国家第四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1家;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工民营企业百强6家;荣获中国氮肥20强2家;荣获中国绿色增长型企业1家;获获2019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家;荣获2019中国精细化工百强企业5家(名单略)。
受到河北省政府表彰和奖励的企业:2019年荣获河北省民营(制造业)100强企业12家;荣获河北省千家领军企业10家;入围河北省高成长型企业5家(名单略)。
(六)注重技术创新,一批新项目投产见效
2019年,全省石化行业注重技术创新,加大新产品、新项目建设和投资力度,先后有10家企业10多项新产品、新项目投产见效(名单略)。
(七)一批项目列入国家、省发展建设规划
2019年列入国家重点项目(12项)列入省级重点项目15 项。其中建设项目7 项、续建项目4项、保投项目1项、前期准备项目3项。
(八)科技进步取得成效
(1)新型产品项目建设,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取得新成效。一是一批新建、续建项目在国家和部门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不断投产见效,年增销售收入近百亿元。二是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新的技术生产力不断成为主要角色,特别是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部分精细化工、专用化学品,化工新材料开始走向市场,补短板取得成效。
(2)产品质量升级迈上新台阶。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省石化行业以创建质量效益型企业、名优产品和省政府质量奖为统领,实施质量兴企战略,推动行业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为企业提高知名度和竞争力,推动全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九)涌现出一批国家级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
2017年以来,根据(人社部函[2017]137号)《关于评选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通知》,经企业申报,协会推荐,全国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评审,初步认定河北省石化行业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4个)、劳动模范(7名)。龙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获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先进集体称号,李志刚等七名同志获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劳动模范称号(名单公示结束后,另行发文)。
三、2020年行业运行情况
(一)1-9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20年以来,全省石化行业在新冠疫情爆发严重冲击生产经营、国际贸易严重受阻等困难重重的形势下,全省石化行业干部职工众志成城,团结拼搏,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付出了艰苦卓越的巨大努力,通过恢复生产、维持正常运行,创新发展和技术进步等一系列举措,促进了行业发展,取得了超出预期的丰硕成果。
1-9月份,全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环比增长0.5个百分点;完成销售产值同比下降7.1%;完成营业收入 3536.19亿元,同比下降5.3%;实现利润120.02亿元,同比下降22.1%。
(二)四大行业完成情况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9月份完成销售产值同比下降 30.2%;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完成营业收入99.22亿元,同比下降29.5%;实现利润-20.31亿元,同比下降226.6 %。
石油煤炭燃料加工业:1-9月份完成销售产值同比下降 13.7%,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完成营业收入1605亿元,同比下降8.0%;实现利润8.16亿元,同比下降79%。
化学原料及制品业:1-9月份销售产值同比下降2.8%,工业增加值同比增3%,完成营业收入1283.88亿元,同比下降4.8%;实现利润71.21亿元,同比下降4.7%。
橡塑制品业:1-9月份完成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1.3%,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完成营业收入548.09亿元,同比增长9.4%;实现利润60.97亿元,同比增长149.2%。
(三)10个重点子行业完成情况
1-9月份,除四大行业主要经济指标下降幅度较大之外,10个重点子行业,除肥料制造业、合成材料业、橡胶制造业、塑料制造业增长幅度较大外,其它6个子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1、石油加工业:完成营业收入1605亿元,同比下降8.0%,实现利润8.16亿元,同比下降79%。
2、化学基础原料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1283.88亿元,同比下降4.8%;实现利润71.21亿元,同比下降4.7%。
3、肥料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121.09亿元,同比下降 7.8%;利润亏损1.27亿元,同比增长565.6%。
4、合成材料业:完成营业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12.1%;实现利润4.33亿元,同比增长29.6%。
5、专用化学品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248.4 亿元,同比下降12.5%;实现利润9.59亿元,同比下降38 %。
6、涂料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69.4亿元,同比下降28.5 %;利润完成3.05亿元,同比下降45.2%。
7、染料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14.16亿元,同比下降12.6%;利润完成2.79亿元,同比下降3.9%。
8、农药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70.78亿元,同比下降11.1%;利润完成5.10亿元,同比下降11.7%。
9、橡胶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219.62亿元,同比增长 9.7%;利润完成33.61亿元,同比增长207.9%。
10、塑料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328.47亿元,同比增长9.1%;利润完成27.35亿元,同比增长102%。
四、2020年协会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积极参加抗疫战斗,严防严控、捐款捐物,争分夺秒生产防护用品,促进企业复工复产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协会于1月31日立即发出“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倡议书”,同时在“协会网站”、“协会微信群”发表“疫情防控快讯”16篇,对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严防严控、捐款捐物,争分夺秒生产防护用品的先进单位,协会整理上报省发改委、省工信厅,并在《中国化工报》刊文“河北化企:同气连枝、共盼春来”宣传报道石化企业的感人事迹。一是捐款捐物助力地方防疫。疫情暴发以来,河北化企第一时间将防疫物资运往一线,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提供了物资保障。二是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双稳”。在抗疫战中,河北化企一边捐助物资助力防控疫情,一边抓紧生产疫情防护物资所需材料,保持生产经营稳定。三是全员戒备进入“战时”状态。在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告急的情况下,河北消毒剂、医用手套原料等生产企业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加足马力生产,保障地区防疫供应。
(二)发挥协会桥梁和纽带作用,提出宏观调控建议,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更好服务。
为了帮助企业把握市场走势,提供信息,搞好产需衔接,不断拓宽市场,同时为政府搞好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协会受省政府部门授权委托,继续开展行业统计、分析、预测、预警工作。每月结合重点企业当月生产经营情况,对全省石油化工行业有关生产经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将分析情况和行业运行现状、企业存在主要问题、下一步发展趋势等,结合收集到的全国石化行业信息进行详细的预测分析。一是每月撰写《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快报》和《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预测报告》,以及向省政府提出的政策建议等,及时汇报给省政府和有关部门,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二是每季度参加省发改委主持的全省成品油工作例会和省工信厅主持的行业运行情况汇报沟通会。三是每月参加省发改委运行局召开的行业经济运行分析会,每月按时上传河北省行业协会公共信息平台网站信息数据。四是为了更好的为会员单位提供服务,我们通过《协会报》、《网站》和《微信群》向会员单位发布行业政策、技术、管理、安全、环保等信息和全省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预测,引导我省石化企业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实现产需衔接,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五是为政府及时提供石化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存在主要问题及建议,反映企业呼声,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了解省内外行业发展形势,为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节能减排、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等工作提供信息服务。
(三)协助省政府推进园区建设和认定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加强园区管理和建设是省石化行业2020年的中心任务。为进一步规范园区建设,加快园区改造提升综合能力,促使园区建设不断向“六个一体化”转移。即原料产品一体化、公用工程一体化、安全消防一体化、物流储运一体化、生态环保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促进我省园区建设更加规范、更加完善配套,达到化工园区认定标准。
七月份以来,受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委托,省石化协会负责编制《河北省化工园区认定管理办法》初稿,并根据省工信厅冀工信原函〔2020〕495号调研方案要求,协会选择了15个化工园区(石家庄园区、宁晋园区、衡水园区、沧州临港园区、东光园区、元氏园区、乐亭园区、曹妃甸基地、唐山南堡园区、卢龙园区、邯郸磁县园区、邢台县旭园区、辛集园区、中捷园区、迁安园区)进行实地调研,受到普遍好评。调研结束,协会还撰写了《河北省化工园区调研分析报告》和《河北省化工园区认定管理办法》初稿报省工信厅。同时,协会组织设计院帮助卢龙园区、迁安园区、晋州园区、衡水园区等撰写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此外,协会还深入到石家庄炼油厂、白龙化工、威远生化、邢台力马燃气、旭阳化工、井矿集团凤山化工、诚信集团等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真实情况,调研期间还举行座谈,就企业发展状况及面临的难题进行深入的研讨。并针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节能减排,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安全环保、煤电原材料涨价等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研究协调解决办法。对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向省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政策建议,为促进行业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开展用水水平调研工作,为行业用水定额指标修订提供决策依据
7月份,为贯彻落实河北省水利厅、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河北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冀节水【2019】25号文件精神,在石化行业实现节水和科学合理用水,更好地适应和支持全省石化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实事求是地做好本行业用水定额指标的修订工作,防止用水定额过多过少造成的不良损失和争议,根据省政府安排意见,省石化协会组织面向全省石化企业开展用水水平调研工作,按照省里要求对十五大类石油化工企业进行了调研,共收回调研表181份,回收率83.8%。回收调研表含盖了十五大类石化产品,其中:1、天然气和石油开采业1份;2、原油加工业9份;3、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38份;4、肥料制造业5份;5、农药制造业7份;6、涂料制造业8份;7、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30份;8、染(颜)料类制造业6份;9、精细化工产品制造业41份;10、橡胶制品业5份;11、塑料制品业1份;12、化学纤维制造业3份;13、煤化工产业21份;14、天然气加工业1份;15、化工合成材料业5份。为全省行业水资源综合利用、节水增效,提供了可靠依据。
(五)组织撰写年度行业发展报告和河北年鉴。
今年初,协会在全面总结分析石化产业年度经济运行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国际国内行业发展趋势。协会组织编辑整理了《河北省石油化工行业2019年度发展报告》和《河北年鉴》石油和化学工业篇,受到年鉴编辑部好评。发展报告和年鉴就行业经济运行、改革发展的整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总结,并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为省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提供了决策依据。
(六)加强协会宣传功能建设,不断提升行业公共服务能力,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为进一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平台,我协会主要开展五项工作:一是组织了汇编《科技与管理交流论文集》。省石化协会组织、收集、编辑、审核、汇编、了全省石化行业《科技与管理交流论文集》,其中生产技术研究10篇、经验总结6篇、专有技术2篇、安全与环保2篇、行业观察2篇。除向各单位范围内发放以外。还免费向国家、省级正规科技刊物推荐发表论文。会员单位普遍反映,此举对鼓励石化行业科技和管理人员聚焦科技和管理创新,提升分析、改进、实施、总结的技能水平,提高企业的活力,相互交流借鉴技术进步经验和方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二是协会网站全面改版升级。协会网站全面升级,力求为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一个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平台,强化信息服务功能。全面升级后的网站,增加了新闻动态、行业资讯、政策法规、安全环保、运行分析、专访论坛、项目进展、石化科技、协会报刊、企业风采、通知公告、友情链接等板块,协会及时更新有关内容,为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行业信息。三是创办了信息媒介“河北石油化工报”。全方位报道我省石化行业的及相关领域的重大新闻、国家产业政策、业内重大活动、科技成果、市场行情和企业风采等重要信息,为我省石化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做好舆论宣传和信息服务。四是创建“省石油化工协会群”。主要上传人民日报新闻早班车、石油化工信息、行业政策法规、安全环保信息、行业运行分析、石化科技论坛、煤化工知识、现代煤化工、协会报刊、企业风采等。全年上传信息量达到5000余条,受到石油化工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喜爱和点赞。五是五是为河北省行业协会公共信息平台及时信息。每月及时上传河北省行业协会公共信息平台网站数据和企业。
(七)规范协会建设,提升协会档次
近年来,协会在服务政府、服务行业、服务企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政治上严格按照上级党委、政府文件精神做好协会工作;在经济发展上凝心聚力引导行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受到省政府有关部门和中国石化联合会的认可和表彰。经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评选,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连续第三次获得“5A”级称号。
(八)以党建促会建,提升协会工作人员的政治觉悟和工作能力。
今年以来,协会党支部重点做了如下工作:一是抓好理论学习。组织党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和党的“十九大”文件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素养,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完善了“三会一课”制度,使党员工作有章可循;四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了对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通过党建活动,党员同志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为企业为政府服务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协会全体同志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进一步改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五、“十四五”石化行业主要规划、重点工作及建议
(一)“十四五”期间,要形成重点基地及新材料产业链集群化发展格局http://www.hbshxh.com.cn/public/static/libs/ueditor/themes/default/images/word.gif) no-repeat center center;border:1px solid #ddd"/>
根据河北省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河北省炼化一体化及新材料产业链集群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推动现有炼厂由“燃料型”向“材料型”转型,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完善,补齐化工新材料“短板”,形成4+1的炼化一体化及新材料产业链集群化发展格局。这也是“十四五”时期石化行业的主要任务。
1、重点推动曹妃甸石化产业基地建设
以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延伸烯烃、芳烃产业链条,重点发展合成橡胶、合成树脂产品,打造国际一流的临港石化产业基地,最终形成4000万吨级炼油、400万吨级乙烯、550万吨级PX的多产品链、多产品集群的大型石化产业基地。
2、加快实施沧州渤海新区合成材料基地建设
推进“煤→甲醇→烯烃(聚丙烯、聚乙烯)”产业链延伸,建设大型气岛和氢能基地,打造聚酰胺新材料生产基地。推进芳烃产业链集群化发展,加快合成材料项目建设。延伸PVC深加工产业链,推进聚乙烯树脂项目、聚苯乙烯树脂项目、氯化聚乙烯项目、乙二胺等项目建设。
3、努力做优做强任丘石化基地
在不增加一次原油加工能力的基础上,压缩汽柴油产量,优化加工流程和装置操作,努力增加乙烯、丙烯、二甲苯产量和石化深加工产品,加快丙烷异丁烷联合脱氢、正丁烷异构、MTBE、尾油加氢、聚丙烯、环氧丙烷、偏三甲苯、混合戊烷分离等项目建设,实现“燃料型”炼厂向“材料型”转型。
4、稳妥推进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炼化一体化发展
坚持“强基、延链、拓精”,充分依托园区基础化工原料资源,为三化合一提供原料支撑。强化芳烃深加工、轻烃综合利用,拓展高端精细化学品。积极寻求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延伸芳烃深加工产业链和尼龙产业链,推进己二腈国产化步伐,打造独具特色的尼龙产业链。发展丙烯深加工及异丁烯、正丁烷产业链条,重点开展丙烯腈产业链及MTBE产品研发,延伸发展新兴合成材料。
5、加快打造冀中南地区新材料、特种电子气体材料、高端化工产品等产业集群
建设中船重工邯郸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打造特种电子气体材料产业集群,推进特种气体(肥乡)产业园、半导体大宗电子气体现场制气成套技术及应用等一批项目建设,打造冀南特种纤维及合成树脂生产基地和特种电子气体材料产业集群。到2025年,形成18000吨电子气体生产能力。
6、大力延伸化工新材料产业链条
培育壮大化工新材料产业中下游市场,提高龙头企业的本地配套率,落实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促进新材料应用的初期市场培育。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完善产业链,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发展填补河北省空白的新材料产品。
到2022年,炼化一体化及新材料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研发经费(R&D)占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骨干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达到2%以上。
(二)分类施策,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石油和化工行业各子行业应分类施策推动高质量发展,将升级完善现代煤化工、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优化整合传统化工、加速产业布局集约绿色发展作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导方向,推动我省石化和化工产业质量、生产效率和效益水准的转型升级。
1、现代煤化工:要构建特色产品
现代煤化工未来的发展重点:现代煤化工行业要继续发挥煤制清洁燃料和煤制化学品的替代补充作用。在‘十四五’期间,现代煤化工要从追求发展数量转变到追求发展质量,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寻求关键核心技术的颠覆性突破。煤制烯烃及煤制乙二醇要优化提升存量产能质量,新增产能要慎重决策;化工制氢要跟随发展需求,进行产业融合互补。
在产品结构升级方面,要构建特色产品。煤制乙二醇开发充压瓶用、长纤聚酯用、高档聚酯用产品。
在煤制烯烃方面,要结合发展机遇来培育有机原料和化学品市场,带动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有聚乙烯压力管材、电缆护套等以及聚丙烯的高性能膜料、管材料等。此外,煤制烯烃+氢氧化法聚氯乙烯可以替代电石法聚氯乙烯,削减汞污染。
2、化工新材料:要突破关键技术
化工新材料是我省发展的短板,“十四五”期间,要在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上有新突破,填补空白。
具体到细分领域:(1)高性能树脂要通过优化升级和填补缺口来提升高端聚烯烃的差异化以及高端化发展;(2)工程塑料要重点发展市场需求大或市场紧缺的工程塑料及管件原料,大幅提升工程塑料的自给率;(3)聚氨酯应当重点实现绿色化以及差别化发展;(4)氟硅树脂已经实现产业化或产业升级,应当大幅提升高端产品自给;(5)生物可降解材料要重点提高生物可降解塑料的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应用推广。
在高性能化学纤维方面,要注重高性能纤维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特别在材料设计方面充分考虑各种纤维的特点,在需求应用创新的基础上同步实现供给侧技术创新。
在功能性膜材料方面,存在技术空白、技术实力薄弱和进口依赖度高的品种,应当进一步关注并投入。
在电子化学品方面,将重点发展为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器、新能源电池、印制电路板4个领域配套的电子化学品,加快品种更替和质量升级,满足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
无机新材料的发展重点,要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关注新基建带来的市场机会,以及发展5G技术所需相关材料等。要重点支持南堡园区的钛白粉项目、沧州旭阳的己内酰胺项目和沧州大化的聚碳酸酯项目,以及平泉的有机氟化工尽快上马达产。此外,化工新材料行业的创新发展还应当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支撑、军民深度融合、产学研用协同促进的化工新材料产业体系。
3、传统化工:要实施优化整合
传统化工行业在“十四五”期间要重点实施优化总体思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实施提质增效工程,提升传统化工行业整体竞争力和质量。
农用化学品的发展思路是减量提效,加快发展高效肥料、高效农药,强化绿色环保,保障粮食安全。具体来说,化肥行业要进行减肥增效,推进原料路线改造,大力发展新型肥料;农药行业要发展友好型创制农药。
精细化工行业要提升行业的整体供给能力和水平。可以通过提升工艺技术、质量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绿色发展;我省焦油精深加工已经起步,系列新产品很多,应大力支持;优化染料生产过程,开发适应新需求的产品,开发满足防止印染工艺新工艺、新纤维以及节能减排要求的染料;发展新型安全绿色精细专用化学品。
4、产业布局:要科学配置资源
产业布局在“十四五”期间要重点发挥市场作用,加强政策引导,科学配置要素资源,推动优化产业布局,使资源密集型产业向资源地集中,外向型产业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贴近消费终端的产品向市场地集中,集中建设(或提升)一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有示范意义的石油化工、煤化工基地。
一是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域规划及产业布局规划要求,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京津冀一体化等发展战略,优化布局化工园区。在“十三五”有序推进大型石化产业基地及重大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十四五”要继续推动并完成,以增强烯烃、芳烃等基础产品保障能力,提高炼化一体化水平。
二是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行业新旧动能转换。“十四五”期间,加强现有传统行业装置的技术改造,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产品应用研发,开拓传统产品应用消费领域,扩大消费量。鼓励企业搞好节能减排,通过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水价以及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计划累进加价和差别污水处理费、排污费等差别化政策,提高落后产能使用能源、资源、环境的要素成本。通过资源整合,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要强化品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健全品牌管理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度、美誉度较高的国际知名品牌。
三是以创新驱动为抓手,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围绕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及国计民生重大需求,加快培育石化化工战略新兴产业,着力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和成套装备。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开发高性能、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大力推动化工新材料与现代轨道交通、汽车、航空航天、军工、建筑等领域的协同发展。
四是坚持绿色、循环发展理念,搞好行业节能减排。
按照产业政策,继续实施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技术与可再生资源和过程排放控制技术,强化源头和过程管理,搞好循环经济,减少“三废”和二氧化碳排放,提高综合利用水平;鼓励发展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
全面实施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整治,加快炼油、涂料、农药、胶黏剂等领域有机溶剂替代和生产过程密闭化改造。
重点开发煤化工、染料、农药等行业废水治理及再利用技术和废旧塑料、轮胎等有机物的回收利用技术。加强工艺装置余热综合利用,提高蒸汽等级和能效水平。大力推进煤灰、碱渣、磷石膏、电石渣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鼓励利用焦炉气等生产化学品。加强可降解塑料的开发和推广应用。
五是搞好产业和信息化融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和5G在行业中的应用。要在“十三五”的基础上,继续做好行业应用试点示范,总结完善提高后,“十四五”期间,争取在重点行业进行推广,要重点推进仓储物流、销售服务和企业管理的应用。要适时地开展重点行业智能车间、智能工厂以及智慧化工园区标准应用体系建设,规范企业和园区的产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要建立健全化肥、农药、涂料等生产监督及产品追溯系统,建立产品追溯数据库,推进生产企业商品编码体系建设,大力推广追溯体系的应用。鼓励生产企业建立农户和产品用户基础信息库,推动企业向服务型和智能型转变,提高生产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融合度,提升农化服务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
5、园区建设:要规范化、智慧化、特色化
化工园区起到促进化工产业集约化,实现产业空间聚集、合理配置资源要素的作用。“十四五”期间要提升化工园区的内在质量,把化工园区建成促进石化化工产业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平台,进一步增强化工园区功能,推动我国石化化工产业进入集约发展的新阶段。
在化工园区规范建设方面,一要制定和完善化工园区的相关法律法规;二要加强化工园区认定制度化和标准化;三要制定完善化工园区认定标准、明确审批流程、建立化工园区退出机制;四要制定化工园区发展规划,建设智慧化工园区。同时,还要提升化工企业入园率,争取到“十四五”末,石化化工产业的产值园区化率进一步提升到80%。
按河北应急管理厅统计,我省现有化工园区79家。经省政府批准,省工信厅负责化工园区认定工作,我协会受省工信厅委托负责《化工园区认定办法》的起草及前期调研工作,目前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不日可付诸实施。
通过调研,不难看到我省化工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区域规划不合理,部分园区缺乏规划引领,集聚程度相对较低;部分园区一体化发展体系尚有差距,公用工程、辅助设施、物流系统集约管理效率仍需提高;部分化工园区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人才队伍培养有待加强,责任关怀理念有待深入,园区标准体系建设仍需完善等。个别化工园区规划布局不合理、配套设施不健全、入园门槛低、安全隐患多、专业监管能力不足等问题比较普遍,已经形成系统性风险。基于此,我协会建议:
“十四五”,我省化工园区将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要着力推进产业集聚,着力聚焦高质量发展,省级以上重点化工园区全面开展循环化改造工作,超过30%以上的省级化工园区达到创建智慧园区试点示范的要求等成为了我省化工园区“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目标。重点瞄准五大任务,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
一是优化化工园区布局,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十四五”期间,在布局优化基础上,着力探索突破地区间资源要素制约,增强异构合作、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协同错位发展,发挥大型石化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区域石化产业集群化发展。
二是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园区特色化发展。化工园区要以产业规划为引领,延伸产业链,针对区域性原料来源及目标市场,发展符合区域经济定位的特色产业,集中力量建设专业特色突出的化工园区。同时,把差异化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作为化工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以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为特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化工园区。
三是完善标准化体系建设,推动园区高质量跃升。“十四五”期间,建立一套以化工园区为主体、协会组织推动,技术支撑、专家参与的标准化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化工园区标准化体系建设。同时,建立“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规模大、效益好的高水平重点项目为依托,以技术水平领先的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重点培育10家高质量、国际先进水平化工园区。
四是强化管理服务能力,提升智慧发展水平。化工园区应强化专精高效的管理服务能力,以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支撑科学决策,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十四五”期间,将30%省级以上化工园区打造成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
五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绿色保障能力。安全和环保是化工园区发展的生命线,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水平的本质提升作为绿色发展的关键和抓手,优化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增强园区的绿色保障能力。
总之,我们要从增量拓展转变为提质升级,推进我省化工园区由规范化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跃升。从企业集中转变为产业集聚,构建若干以高水平园区为基础的国家级产业集群。从个体治理转变为全价值链改造,整体提升化工园区绿色生态化发展水平。
(三)需要注意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1、精准施策,调整全省化学工业布局
细分化工产品种类,内陆和沿海对接分工。调整重化工(基础化工)向唐山、沧州沿海转移,具有传统优势产业且对化工关联度较大的(制药和装备制造)内陆地区适度保留部分重化工产业。内陆城市主要发展生物制药、轻化工。在政策倾斜支持唐山、沧州沿海承接化工园区扩容扩区,优先解决三类土地指标、用能指标。
2、推进职业教育,稳定化工企业关键岗位员工
重点化工园区和基础条件好的化工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解决高校化工类专业学生生产实习场地,同时解决化工企业岗位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问题。建立适应化工行业需求特点的安全、环保、节能管理岗位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机制,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和大纲,组织开展专项教育和岗位培训。加强产业工人职业化教育,对低学历和无专业学历的青年培养成有一技之长,有组织纪律,有职业道德,追求生活质量的有职业素养的产业工人。
3、扩大国际国内开放,建立区域合作组织和制度
唐山、沧州市作为河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应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改善营商环境,以开放、服务、创新、高效的发展环境吸引海内外人才和企业安家落户,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努力成为联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重要桥梁。
要立足全省区域分工协作,京津冀雄安新区协作区,沿海与内陆城市,中部城市与西部城市。按照《河北省海洋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设想,沧州辐射内陆城市。加强与冀中南、晋中南地区战略合作,推进开通“黄-新-欧”海铁联运班列,积极开辟日韩、东南亚和澳新等外贸航线,畅通对外交往通道。唐山推动与包头、二连浩特等内陆节点城市合作,拓展连接西北地区和蒙古国通道。
4、利用化工技术,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
产业增加就业,就业促进城镇化率提高,产城融合(和谐)发展,利用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促进无废城市建设。化学工业支撑“衣食住行用”社会活动,解决国民经济领域与社会发展的物质循环再利用问题,为城市减负(垃圾处置利用)。化工技术推动三圈循环中的大循环圈运转,构建全社会循环经济关键节点。
具体任务是:城市垃圾处理分类处理、高浓有机废水、危废再利用,工业废酸和废盐再利用,城市污水中水回用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水煤浆气化技术处理制药厂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和有机固废生产合成气体;生物技术处理餐饮等湿垃圾生产有机肥料,超临界或等离子危废处理技术处理生活废弃物等干垃圾。
六、行业和协会下一步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