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河北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1-7月份经济运行分析及预测
2020-08-28 15:48:27 1052
  • 收藏

    河北石化行业:1-7月份经济运行分析及预测


          7月份,受国际原油价格低迷和市场疲软影响,全省石化行业生产经营继续下滑。全行业工业增加值下降0.6%,与6月环比降幅增加0.5个百分点。其中橡胶塑料制品当月增长10.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当月增长4.8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当月下降1.5%,与6月环比降幅增加5.1个百分点。石油与燃料加工业当月下降4.7%,与6月环比降幅增加0.4个百分点。部分产品价格虽有些回升,但成本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特别是人工成本、财务费用成本的提升,蚕食了企业大部生产利润。加之疫情后期,企业复工复产困难增多,行业利润继续收窄。

          1-7月份,全省石化行业在疫情和市场影响下,经济运行虽然有些回暖,但生产经营属于震荡前行。进入下半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性比较突出,完成全年工作任务面临一定压力。因此,我们要坚决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号召,认真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团结奋进,尽最大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1-7月份行业生产经营情况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7月份,全行业累计完成销售产值同比下降8.0 %,环比收窄0.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4%,环比增幅下降0.3个百分点;完成营业收入2676.15亿元,同比下降5.5%;实现利润66.38亿元,同比下降44.3%;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3%,产销率同比下降0.8%。

           分行业情况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7月份完成销售产值同比下降31.1%,环比收窄1.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2.7%,环比收窄0.9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完成77.19亿元,同比下降29.9%;实现利润-15.76亿元,同比下降219.6%;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100%。产销率同比下降1.4%。

         石油煤炭燃料加工业:1-7月份完成销售产值同比下降13.1%,环比收窄0.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5%,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完成营业收入1239.97亿元,同比下降5.3%;实现利润 -11.57亿元,同比下降140.3 %;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28.5%,产销率同比下降0.1%。

          化学原料及制品业:1-7月份销售产值同比下降3.7%,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完成营业收入967.75亿元,同比下降6.1 %;实现利润54.12亿元,同比下降 7.5%;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11%,产销率同比下降1.9%。

         橡塑制品业:1-7月份完成销售产值同比增长5.5%,环比扩大2.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环比扩大1.7个百分点;完成营业收入391.25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利润39.59 亿元,同比增长110.5%;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41.6%,产销率同比增长0.2%。(见表一、表二)




    1-7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一)

    单位:亿元 %

            分行业

    指标数据


    指标名称 7月份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石油加工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橡胶制品业 全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合计

    工业销售产值 同比增长 -31.1 -13.1 -3.7 5.5 -8.0

    工业增加值 同比增长 2.7 -4.5 2.0 2.7 -0.4

    营业收入 本月止累计 77.19 1239.97 967.75 391.25 2676.15

    同比增长 -29.9 -5.3 -6.1 2.6 -5.5

    利润总额 本月止累计 -15.76 -11.57 54.12 39.59 66.38

    同比增长 -219.6 -140.3 -7.5 110.5 -44.3


    1-7月份出口交货值、产销率(表二)

    指标名称 出口交货值 产销率%

    本月数 本月止累计 本月比去年同期增长% 累计增长% 本月数 本月止累计 本月比去年同期增长% 累计增长%

    合   计     40.8 2.3 99.2 96.7 2.0 -0.8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100.0 -100.0 109.6 98.8 10.9 -1.4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100.0 -28.5 97.0 98.2 0.1 -0.1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0.7 -11.0 99.0 94.4 2.0 -1.9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185.2 41.6 103.5 97.8 5.3 0.2 

    1-7月份,除四大行业主要经济指标下降幅度较大之外,10个重点子行业,除橡胶制造业、塑料制造业增长幅度较大外,其它8个子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1、石油加工业:完成营业收入1239.9亿元,同比下降5.3%,实现利润-11.57亿元,同比下降140.3%。

    2、化学基础原料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967.74亿元,同比下降6.1%;实现利润54.12亿元,同比下降7.5%。

    3、肥料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94.19亿元,同比下降8.5%;利润亏损1.2亿元,同比下降382%。

    4、合成材料业:完成营业收入106.02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利润2.47亿元,同比下降4.2%。

    5、专用化学品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184.58亿元,同比下降14.6%;实现利润7.68亿元,同比下降37.8%。

    6、涂料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49.08亿元,同比下降33.7%;利润完成2.23亿元,同比下降48%。

    7、染料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11.10亿元,同比下降12.4%;利润完成2.36亿元,同比下降2.4%。

    8、农药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57.34亿元,同比下降10.8%;利润完成4.8亿元,同比下降2.8%。

    9、橡胶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153.92亿元,同比增长1.0%;利润完成19.9亿元,同比增长136.9%。

    10、塑料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237.33亿元,同比增长3.6%;利润完成19.69亿元,同比增长89.2%。

    (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与全国同行业比依然差距较大

    今年1-6月份,受疫情蔓延和防控影响,全国石化市场经济形势与运作能力都欠佳,个别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全省石化行业和全国石化行业形势一样,上半年主要指标下降幅度比较大,有的甚至超过全国行业降幅水平,分析其原因,除客观因素影响外,产业结构落后、科技进步水平较低还是主要因素。(见表三)


    2020年1-6月行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对比(表三)

                                                                 单位:亿元±%

         行业   


    指标          营业收入 利润完成情况 工业增加值

    全国

    行业 同比

    +、- 河北省

    行业 同比

    +、- 全国

    行业 同比

    +、- 河北省行业 同比

    +、- 全国

    行业 同比

    +、- 河北省行业 同比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 3240.5 -21.2 65.59 -30.7 273.8 -72.6 -15.9 -224.9 -2.1 3.6

    石油及燃料加工 19743.8 -13.0 1068.22 -5.4 -141.8 -124.1 -15.9 -162.8 -2.0 -4.3

    化学原料及制品业 28202.0 -10.1 822.25 -6.7 1364.5 -32.2 45.42 -9.5 -1.0 1.8

    橡塑制

    品业 10987.2 -7.3 316.66 -1.8 658.5 14.0 27.53 85.3 -4.3 1.0


    (三)产品产量降多增少

    7月份,受市场高成本低售价影响,我省石化行业部分产品开车率继续下降,入统的30种主要产品,有9 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增长较多的是:磷肥增长18.6%、复合肥增长10.2%、氮肥增长7.5%、化学试剂增长10.8%、柴油增长7.66%。有21种产品产量下降,下降较多的是:盐酸下降           26 %、浓硝酸下降26.8%、精甲醇下降18.4%、杀虫剂下降23.9%、杀菌剂原药下降26.6%,除草剂下降13.7%、涂料下降19%、乙二醇下降39.3%、橡胶轮外胎下降34.5%、汽油下降4.14%、原油下降2.07%、原油加工下降1.4%、焦炭下降5.58%。(见表四、表五)








    1-7月份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表四)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本年 去年实际 增速

    本月 本月止累计 去年同月 去年同月止累计 本月 累计

    硫酸(折100%) 158302.39 1025100.08 150733.53 1033227.17 5.0 -0.8

    盐酸(氯化氢,含量31%) 43378.27 235603.90 44835.79 318192.09 -3.3 -26.0

    浓硝酸(折100%) 12147.01 62835.67 12435.20 85866.44 -2.3 -26.8

    烧碱(折100%) 106713.54 724382.58 98020.59 692671.83 8.9 4.6

    其中:离子膜法烧碱(折100%) 106713.54 724382.58 98020.59 692671.83 8.9 4.6

    纯碱(碳酸钠) 176477.00 1236008.00 191000.00 1341236.00 -7.6 -7.8

    纯苯 61011.45 425002.67 69808.26 460964.22 -12.6 -7.8

    精甲醇 57487.84 519360.70 79861.76 636640.36 -28.0 -18.4

    合成氨(无水氨) 151113.24 1228415.76 157602.75 1284100.87 -4.1 -4.3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折纯) 151311.34 1277675.61 167013.50 1159870.47 -9.4 10.2

    氮肥(折含氮100%) 124905.73 1073758.09 138360.78 998539.30 -9.7 7.5

    其中:尿素(折含氮100%) 91971.15 749362.80 104873.93 725476.50 -12.3 3.3

    磷肥(折五氧化二磷100%) 13228.00 127624.00 20697.00 107585.00 -36.1 18.6

    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 2797.44 20642.06 3120.31 23259.22 -10.3 -11.3

    其中:杀虫剂(杀螨剂)原药 333.93 2416.23 369.00 3177.00 -9.5 -23.9

     杀菌剂原药 189.63 2485.64 504.00 3386.00 -62.4 -26.6

     除草剂原药 608.60 3942.40 629.90 4566.60 -3.4 -13.7

    涂料 94593.42 520120.84 101399.01 642233.50 -6.7 -19.0

    合成橡胶 3834.80 20334.00 2773.50 18597.13 38.3 9.3

    合成纤维单体 0.00 0.00 5064.00 54429.00 -100.0 -100.0

    乙二醇 0.00 51006.00 16412.00 84095.00 -100.0 -39.3

    化学试剂 70486.38 374333.31 43293.45 337899.33 62.8 10.8

    橡胶轮胎外胎 29235.00 148354.00 18697.00 226412.00 56.4 -34.5

    塑料制品 200018.18 1167952.26 198651.85 1365020.66 0.7 -14.4



    1-7月份能源产品生产情况(表五)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品产量 增速(%)

    本年 上年同期 本月 累计

    本月 1-本月 本月 1-本月

    原油 万吨 45.36 320.32 46.52 321.20 -2.5 -2.07

    原油加工量 万吨 167.54 1180.54 158.64 1197.27 5.61 -1.40

    汽油 万吨 41.31 281.08 46.17 293.22 -10.51 -4.14

    煤油 万吨 9.70 37.17 5.54 37.18 74.96 -0.03

    柴油 万吨 38.20 291.30 51.52 270.56 -25.86 7.66

    焦炭 万吨 398.02 2823.78 425.07 2990.59 -6.36 -5.58


    (四)行业投资继续走低

    1-7月份,受大环境因素影响,整个石化行业完成投资同比下降12.1%,在建项目个数同比增长8.1%;计划总投资同比下降4.8%。新开工项目同比减少31.1%。(见表六)

    1-7月份投资情况(表六)

     分行业 完成投资(增长%) 在建项目个数

    (增长%) 计划总投资(增长%) 本年新开工项目个数(增长%)

    合   计 -12.1 13.0 -6.4 -30.0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1.4 29.9 6.3 -34.0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24.6 -18.2 -12.8 -10.2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1.4 8.2 -6.5 -26.9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99.1 -99.6 -99.6

    (五)行业用电情况

    7月份,全省石化行业生产用电除石油、燃料加工业、氯碱、塑料制品用电增长外,石油天然气开采、煤化工、化学原料制品、肥料制造、和橡胶制品业都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增长较多的是氯碱,同比增长8.15%,下降较大的是煤化工和肥料制造业,分别下降7.11%和10.71%。(见表七)

    7月份石化行业用电量(表七)

    行业 用户数 装机容量 用电量本月 用电量上年同月 本月同比 用电量本年 用电量上年 本年同比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310 239817 17566.94 20655.09 -14.95 134022.63 134040.68 -0.01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1820 3301619 41898.57 37646.69 11.29 278778.47 272043.89 2.48 

    其中:煤化工 385 1642259 15695.37 17708.32 -11.37 114585.54 123351.30 -7.11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5994 6060405 132343.06 133705.00 -1.02 906253.80 935029.71 -3.08 

    其中:氯碱 13 730717 31596.33 26618.57 18.70 204242.59 188855.32 8.15 

    其中:肥料制造 700 1139491 18504.63 19560.00 -5.40 138748.85 155394.03 -10.71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65414 5800635 83648.91 71649.36 16.75 475781.79 470514.16 1.12 

    其中:橡胶制品业 27706 2888671 27381.35 24745.71 10.65 160644.97 165581.26 -2.98 

    塑料制品业 37708 2911964 56267.56 46903.65 19.96 315136.82 304932.90 3.35 

    (六)企业复工复产情况

    5月份以后,在国家一系列政策调控助推下,特别是国家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了30条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给部分产业增加了较大生存能力,全行业生产经营得到恢复性发展,与疫情相关的氯碱、高分子材料、精细专用化学品、医用化学品等产业专用化学品等复工复产达到100%。开车率也突破90%以上。由于市场原因或价格不到位,部分产能过剩,(大部分为基础化工原材料)开车率不足70%甚至更低。

    二、行业效益分析

    1-7月份,全省石化行业经济拉动主要有五大因素影响:

    一是部分产品产量增长较大,磷肥增长18.6%、复合肥增长10.2%、氮肥增长7.5%、化学试剂增长10.8%、柴油增长7.66%。

    二是疫情专用品及相关产业市场空间较大,企业增产效果明显,也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液氯、洗涤剂、专用化学品、医用橡胶、手套等)加上部分新产品投产拉动。如;东光化工30万吨/年车用液体尿素、唐山三友300吨/年电器零部件密封胶、河北兰升生物有限公司烯草酮等。

    三是部分子行业受市场需求助推生产经营好于去年。例如;石油加工业、化学制品业、合成材料及农药制品等增加了创利空间。

    四是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扶助和助推影响,企业增产增收积极性稳定。

    五是部分项目投资建设拉动。目前已有沧州大化总投资21.23亿元,建设10万吨/年聚碳酸酯项目、沧州旭阳化工集团总投资46亿元,己内酰胺等项目分两期开工建设,规模能力为40万吨/年。

    三、化工市场动态

    (一)PPI(价格)环比涨幅平稳,同比降幅收窄

       7月份,虽然生产者出厂价格有些回升,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依然不到位。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同比下降27.8%,环比收窄11.3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同比下降17.0%,环比收窄4.6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同比下降7.5%,环比收窄0.4个百分点。此外,价格的回升远远低于成本的增加,特别是人工成本和财务成本出现大幅增长,给下行经济运行带来较大压力。

    (二)主要产品市场依然疲软

    1、原油市场:7月份随着欧佩克及联盟减产协议的再度执行,海外国家经济逐步重启,全球原油供需关系得到调整,已经在逐步脱离4月份最黑暗的时刻。虽然原油市场趋势向好,但全球疫情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美国疫情继续发酵,冲击国际经济的担忧再度风起。国际原油市场依然有诸多潜在风险。但油价运行水平有明显抬升趋势。截止7月31日,美国WTI原油期货市场价格出现上涨,主力合约结算价报40.27美元/桶,涨幅0.35美元。布伦特原油期货市场价格上涨,主力合约结算价报43.52美元/桶,涨幅0.27美元。但从绝对值水平分析而言,后期国际原油价格很难达到70美元/桶以上高点。

    2、大宗板块市场:7月受全球疫情影响,原油需求前景继续难以预料,油市震荡在40美元/桶附近徘徊不前。因此同时,国内化工市场部分产品进入传统淡季,市场情绪较为低迷。7月上半月,化工在线发布的化工价格指数收于3519点,跌幅为0.3%。在统计的160个产品中,上涨的产品有48个,占产品总数的30%,下跌的产品多达81个,占产品总数的50.6%,持平产品为31个,占产品总数的19.4%。整体看,有机化工产品整体运行平稳,价格大部略有回升。化纤产品:由于原料价格上涨,下游开工和订单减少,整体进入下跌通道。塑料及制品:塑编、薄膜、进入淡季,塑料制品受到环保和出口限制影响,生产负荷提升不大。橡胶及制品:橡胶整体价格回升,但制品却有下降趋势。

    3、部分产品市场:7月份涨幅较大的产品有:醋酸和醋酸酐、聚乙烯、丁二烯。跌幅较大的产品是:苯酚和双酚A、煤焦油、丙烯晴。受其影响,苯乙烯大幅下跌、苯酚小幅下跌、丙酮小幅回落、甲醇行情利好、醋酸先涨后跌、乙二醇窄幅下探、纯苯小幅波动、乙醇盘整向上、聚丙烯偏弱、中温煤焦油行情利空、高温煤焦油涨跌两难。尿素:虽然旺季已过,但部分区域可能还有短暂的小行情出现,价格可能在1650元/吨左右浮动。磷酸一铵:每吨价格出现上浮100元,但不具备持续上涨空间。氯碱供大于求,库存高位价格难调。TDI:经过6周连续上涨后价格达到11500元/吨,由于近期用户采购积极性下降,后期价格可能跌回万元附近。8月上旬国家统计局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进行了调研,与7月下旬相比,有31种产品价格上涨,11种产品价格下降,8种产品价格持平。其中15种化工产品,有9种产品价格上涨,4种产品价格下降,2种产品价格持平。

    四、行业预警预测

    1、河北省禁塑令。主要目标:到2020年底,石家庄、承德、秦皇岛、雄安新区、张家口市崇礼区等城市建成区和重点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2年底,禁限区域扩大至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下同)城市建成区,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有效推广,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显著提高。到2025年,全省范围禁止生产、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禁止生产、销售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禁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加强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能力建设。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严格落实《进口废物管理目录》,严禁境外废塑料过境、入境。到2020年底,全省范围禁止生产、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用品。到2022年底,全省范围禁止销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用品。

    2、防灾防汛不放松。 当前我省主汛期还未结束,自然灾害随时都可能发生,生产企业一定要全面落实落实8月5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专题视频会议精神,认真开展风险识别,进行自检、自查、自纠,举一反三狠抓安全防范责任措施和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严防类似事故发生。停产、放假和检修的企业,一定要做好厂区安全工作,确保工厂和职工安全,做到平稳度汛。 

    3、石化产品需求疲软。据中国化工信息报道,由于近期石化产品价格上涨,库存高企和终端市场需求疲弱,国内市场现货购买活动已经放缓。自6月份以来,中国西南、中部和南部多个省份遭遇洪灾,严重影响了石化产品需求。跟踪中国石化产品现货市场价格指数,从7月8日的898跌至7月17日的877,低于6月的平均值888.6。7月29日化工在线发布的化工价格指数跌幅为1%。其中上涨产品共计52个,占产品总数的32.5%,下跌的产品共84个,占总数的52.5%,持稳的产品共24个,占总数的15%。其中聚丙烯、聚乙烯行情稳定,仍有较大活动空间。聚氨酯、聚醚市场有所上涨,而且继续看好。氮肥、复合肥、磷肥后期消费有望增长。农药:整体过剩,价格继续下浮,烧碱、聚氯乙烯震荡下行。原油:随着成品油消费萎缩,价格继续在40-45美元/桶徘徊。纯苯涨幅达到12%。双氧水跌幅为8.9%。环氧乙烷跌幅为7.9%。芳烃涨跌互现。塑料树脂小幅回落。聚酯原料涨幅6.8%。原油:近期国际原油处于震荡区间,后期看来,随着美国和加拿大有序推进产量复苏,原油供应将出现增加趋势。需求方面,进入8月份,部分化工产品将步入需求淡季。相关企业为压减流动资金占用,可能进一步减少库存和采购。预计8月份,全国化工市场仍有小幅下跌的可能。其中纯苯、冰醋酸、甲醇、丙酮、聚丙烯、等小幅波动;聚乙烯系列、甲苯、环氧乙烷、行情利空。乙二醇、丁二烯、醋酸乙酯、苯酚、化肥、成品油等小幅上涨。

    五、行业运行走势预测

    纵观上半年石油和化工市场发展变化,整体感觉动力不足回暖迟缓,尽管国家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和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开发发展,但由于困难重重,落地还不够强劲、效果还不够明显,行业发展形势依然不乐观。

    (一)形势分析

    一是市场需求总体继续扩大,但增速依然下降。预计后四个月,传统石化产品如成品油、大宗化工产品、消费继续保持低速增长,甚至有个别产品还会出现下降。例如“三酸两碱、化肥、农药、农膜等”。

    二是低油价可能成为新常态,油价是世界经济的温度计,世界经济下行,将影响经济需求。油价低迷煤价也将下行,整体向下游传导,整个产业链都会受到影响。

    三是安全生产和环保高压态势影响,石化行业属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污染行业,特别是近几年不断发生重大安全、污染事故,给人们正常生活带来较大危害,各级政府和部门都高度重视。管理和管控将更加严格。

    四是受疫情和市场多重影响,企业资金十分紧张,面对诸多困难和问题,没有充足的财力和物力面对多方挑战,整体可能出现较大波折。影响生产和经济运行。

    五是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影响,进出口贸易可能出现“波折”或“脱钩”增加关税搞“极限施压”,特别是贸易摩擦的影响,将直接影响也会间接传输到石化行业,这种叠加传导因素远比其本身造成的影响大的多。

    二、经营走势研判

    根据当前行业形势发展,预测8月份行业生产经营继续以稳为主,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2%,环比收窄0.2个百分点。预测四季度,全行业生产经营继续稳中有进缓慢发展。全年工业增加值保持2.5-3%发展速度。经济利润继续下降趋势不可避免,但降幅将进一步收窄。其他指标稳中有升。主要产品产量,例如:专用化学品、部分化工新材料将保持增长;三大油品、天然气、部分精细化学品等保持平稳。

    六、下半年主要工作

    全省石化行业,上半年受疫情严重影响,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各项指标出现全面下滑。在国家宏观政策不断调控下,生产经营开始逐月好转。截止7月份,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下降0.4%。尽管成绩不大,但难能可贵,实属不易。当然,下半年任务十分艰巨。离年底还有4个月,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和任务相当艰巨。全行业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一系列号召,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积极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下决心、增勇气、攻坚克难突出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1、全力推进行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省石化行业基础比较牢固,产业却不发达。现代煤化工产业、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产业,与全国先进省份相比,差距较大。特别是强板不强、精心不优、增链、补链、延链的任务较大,而且突破口较多。一旦选对突破口,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炼油、化工原材料、煤化工、精细化工行业做好增链、补链、强链工作。另外还要加快对新兴产业的培养工作。努力增强下游产业更大生存空间,联手并肩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2、加快提升行业安全管理、环保治理水平。生命重于泰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越是非常时期、困难时期,安全、环保工作越容易出现问题。全行业一定要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脚踏实地做好安全、环保工作,特别要在三个方面加强综合施策。首先着力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和安全生产管理意识,树立不环保、不绿色、不安全就不能生存的理念。二是坚决打赢污染防治和安全攻坚战。围绕行业突出问题、认真开展专项研究,解决痛点、难点、问题,确保安全生产、减少污染排放。三是强化行业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强大支撑,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安全产业,加快推进化工新材料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全行业决不能拿生命开玩笑,用污染换取效益。

    3、全力培养行业“领头羊、独角兽”和特色区域产业链建设,围绕发展经济,开发、研发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增强行业发展后劲。

    4、抓管理降成本。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资金和成本管理为重点,从严、从细、从实加强资金成本管理,特别要紧紧抓住“降本增效”这个“牛鼻子”努力把原料成本、人工成本、财务费用成本点滴节约,破解经济效益“短板”困局。同时,要注重长远发展,加快对新项目、新工艺、新产品引进、研发、和生产,除注重高附加值外还要把安全、环保工作摆在首位,保持健康持续发展。

    5、突出做好“四大环节”的管理,进一步调结构增活力。一要稳字当头保平安,做到先图生存后谋发展。重点强化内部管理,突出经营管理,全方位抓好费用管控,减少不必要的费用开支。二要抓好源头控成本,提升企业盈利水平。三要挖潜优化工艺条件,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四要强化营销策略和力度,努力降低库存,扩大有效供给,改善生产经营状况,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一些能力较强企业,要借助于国家疫情发生后,出台、落地的一些宏观政策和优惠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新产品研发生产力度,快速抢占市场制高点;专用化学品和精细化工产品生产企业,要针对市场新变化,加快开发新的技术和原料资源、加快补短板、完善和延长产业链工作,扩大营销范围和创利水平,使企业争取更大活动空间;部分基础化工原材料企业,要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步伐,优化调整结构,踏上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七、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生产资金、流动资金比较紧张。由于疫情影响时间长,范围广,造成目前企业生产资金十分困难。虽然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但由于企业类型、隶属、规模等原因影响,好多优惠利好政策享受不到。部分企业融资、借贷依然困难,加上生产成本不断提升,特别是人工成本、财务管理成本和职工福利增加,侵占了企业大部利润。部分企业几年无较大“蓄水”,几乎没有能力再发展生产力,甚至维持当前生产经营也有较大困难。

    2、正确认识化工。由于受社会舆论和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影响,不少地方出现“谈化色变”现象,怕追责牵连,凡是化工项目一律不审批、不受理、不放行,严重影响了行业发展。不但损伤了企业发展积极性,还延误了行业科技进步和发展和结构调整。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国家应该出台一些清晰政策和可控条件和措施,进一步支持企业发展。石化行业是国家重点行业,生产上千种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也横跨工业、农业、航空航天、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军工海洋等重点产业。虽然属性归于高危、耗能、高污染行业,但加强严控和管理是可以达到国家标准和要求的,一些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有很好的经验。目前,我国需求的部分高端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依然依赖进口,不加快发展和进步,必将影响整个国家的安全。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提高对发展化工重要性认识,对化工的发展,要积极采取疏导的办法,帮助改造、提高、优化和整合,不要采取封堵和一棍子打死的办法。

    3、加快科技进步。目前正处在“十四五”规划和园区评估整合前期,政府的清晰政策导向将对今后发展十分关键。特别是我们石化产业,通过几年来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产能优势、逐渐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强基础、补短板、成了主导方向。破解技术瓶颈、主攻新材料、新技术成了行业新发展理念。在发展路径方面,企业一定要立足于安全、环保常态化管理意识,提升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努力开展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坚持产、学、研、用紧密融合,走出一条适合省情、厂情和区块链条高度融合发展的路径。在坚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创新基础上,特别要突出强原板、补短板、创新板活动。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明确发展路线导向、出台一些政策和措施,鼓励创新发展。对限制和淘汰的产品,应该通过必要手段进行强制措施,帮助其有发展能力的企业早日并轨发展,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无发展能力的企业,及早退出市场优化重组再见光明。

    4、企业搬迁入园工作整体运作太慢,政策、措施、指导清晰欠佳难以运作。特别是园区整顿、区域发展、产业规划布局、没有较明确的指导意见和大致框架,部分企业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落脚点,而等待观望。由于搬迁落地困难,有的企业甚至错过发展期,出现等待“救世主”或出租厂房土地现象;尚有能力的企业,也纷纷迁往外地投资、合资联合建设。这种现象对今后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极大不利因素,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多关注一些经济发展状态和加快培育一批“独角兽、小巨人”的战略行动,尤其要注重区域链、特殊经济实体的发展,不断发展和壮大全省经济实力。

    (二)几点建议

    1、坚定信心。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国家及时出台了较多优惠和利企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支持和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短期内,全行业得到较快恢复,充分展现了行业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成绩面前即有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的功劳,例如不少企业根据疫情发展,快速增加了适应对路产品。也有传统产业发挥了基石作用,保证了行业整体稳定、安全、环保运行。但主要动力拉动因素还是高技术制造业和专用化学品产业实现了最大支撑。后几个月,如果努力再把我们的传统产业和原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和目标我们将更有信心、更具底气。

    2、保持定力。今年上半年,全行业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受到严重损失和创伤,全行业利润同比减少55.27亿元,营业收入减少107.49亿元。亏损企业增加13.8%,亏损总额增加190.4%。下半年受国际形势影响,生产经营形势依然不乐观,在困难面前,我们全行业要进一步保持定力,坚持“六稳”、落实“六保”任务。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挖潜降耗增活力,厉行节约增财力,努力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3、迎难而上。上半年已经过去,从成绩单上,有亮点也有难点。有长项也有短板。往前看,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国际经贸形势仍然严峻,保持工业经济继续回升向好势头仍存在不确定性。往后看,汛期过后逐渐进入冬季,不确定因素将增多,挑战和压力必将较多的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行业和企业要站位高、视野远,以疫情为契机,进一步加快产业技术改造力度,推进转型升级步伐,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品,以新生力量为主导加快焕发企业新活力;并根据新形势新变化,不断调整营销策略扩大营销效果。千方百计增加经济效益。在狠抓当前先稳后增的同时,着力保护好产业链供需稳定、做到生产经营正常。最大限度激发潜在的消费活力,努力降低疫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4、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目标导向,强化责任意识。对重点企业和行业要加强运营监测调度力度,帮助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尤其要关注净增量和新产品建成投产过程中的困难,采取有力措施增强发展后劲,各级政府部门,要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项目研发、立项审批、生产流通领域不健康问题,全力推进责任落实、政策落地、包联帮扶到位,争取全面完成全年经济工作目标。

    5、搞好化工园区认定,支持“独角兽”企业做大做强。7月8日-28日,我协会受省工信厅委托组织专家对全省13个化工园区认定进行前期调研,并撰写了调研报告。建议省政府在园区认定时,尽量保留现有化工园区,对达不到标准的园区要限期整改完善。特别是对旭阳化工、诚信化工、彩客化学、东光化肥等安全环保达标、产量高、成本低、质量优、效益好,为省、市和县域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且在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前三名的“独角兽”企业,要在政策上支持、鼓励企业发展,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做大、做优、做强。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2020年8月25日


    全部评论(0)
    协会首页 | 协会概况 | 协会领导 | 协会章程 | 组织机构 | 董事会理事 | 会员单位

    Copyright 2008-2024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冀ICP备2021011344号

    建议显示器分辨率为:1920*1080 联系电话:(0311)87830051、87041359